摘要:
目的:探讨葡萄胎恶变的影响因素及动态监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对葡萄胎恶变的早期预测作用。方法:回顾分析2007年1月—2014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02例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,其中50例恶变为侵蚀性葡萄胎。通过单变量分析方法分析年龄、生育史、妊娠时间、治疗前血hCG水平、清宫后1d血hCG水平和清宫后1周血hCG水平与葡萄胎恶变的相关性;用ROC曲线分析清宫后1d与清宫后1周的血hCG水平对葡萄胎恶变的预测价值。结果:恶变组与治愈组的年龄、清宫后1d血hCG水平和清宫后1周血hC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清宫后1d血hCG水平预测葡萄胎恶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.60±0.04、敏感度40.4%、特异度77%、预测葡萄胎恶变的阈值为9300mIU/mL;清宫后1周血hCG水平预测葡萄胎恶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.82±0.03、敏感度71.6%、特异度80.8%、预测葡萄胎恶变的阈值为6567mIU/mL。结论:年龄、清宫后1dhCG水平和清宫后1周血hCG水平是葡萄胎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,清宫后1周血hCG水平对葡萄胎恶变的预测最有价值。